
誉威精工深耕电机行业30年,是汽车零部件领域重要供应商。通过“中望3D+超凡五金”打造全链路数字化,以“设计加工一体化”巩固行业领先地位。

转型之困,当马达制造遇上“效率天花板”
在誉威精工的设计部,余振荣经理曾面临一个两难选择:一边是汽车电机外壳、叠片、端盖等精密零件日益复杂的结构要求,一边是设计团队对国外设计软件的重度依赖。“我们就像开着一辆性能不错的车,但油费太贵,维修还得看人脸色。”余经理的比喻,道出了许多制造企业的心声。
作为一家1992年成立、专注电机行业金属冲压产品的企业,誉威精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已建立起强劲竞争力。然而,模具设计与制造环节的效率瓶颈,始终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。从接收上游厂商图纸,到CAD/CAM建模,再到试模改进,每个环节稍有不畅,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交付进度。

誉威产品展示
破局之道,中望3D+超凡五金的“黄金组合”
转型的决心始于对效率的追求。当誉威精工决定从国外软件切换到中望3D时,设计团队最初充满顾虑:“新工具能否保持同样效率?”“工作本来就很满,哪有时间学习新系统?”
这些疑虑,在中望3D与超凡五金插件的深度协同面前逐一化解。这个“黄金组合”为马达设计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率提升:通过智能展开样板、快速模架设计、自动冲头结构等功能,实现了从2D图纸到3D模型的快速转换。特别是在侧冲结构设计等复杂工艺上,中望3D的多实体建模技术让设计师能够直观地构建和修改模具结构,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,而在快速备料和物料统计环节,中望3D的零件性能识别和自动拼图功能,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。
“最让人惊喜的是数据兼容能力,”余经理表示,“无论是客户发来的CATIA、SolidWorks文件,还是其他格式的工程图,中望3D都能高效导入,为我们与上游厂商的协同扫清了障碍。”
中望3D+超凡五金,马达侧冲结构设计演示
服务赋能,本土团队打造“无障碍转型”
工具再好,也需要人来驾驭。誉威精工的顺利转型,离不开中望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支持。10G的详细视频培训资料,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技巧,覆盖了设计工作的每个环节;定期的线下培训会议和24小时线上服务群,确保了问题随时解决;中望团队与超凡团队的共同对接,更让誉威享受到了“一站式”的技术支持。
“这种本土化服务是国外软件商无法比拟的,”余经理感慨,“就像学开车,不仅有详细的操作手册,还有专属教练,让我们的设计人员用最少的精力就掌握了新工具。”
成效显现,从"单一工具"到"全链路生态"的跨越
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,中望3D在誉威精工展现出了显著价值。在功能对比中,中望3D在数据交互、参数化建模、多实体技术等核心功能上已具备与国际产品相当的能力,在出图环节更是展现出独特优势——通过插件导出的图纸线条均为圆弧,无需修图即可直接用于加工,相比国外软件导出样条线需要二次修图,效率提升明显。

誉威工程师应用中望3D进行模具设计
在成本方面,中望3D的高性价比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“除了直接的采购成本优势,更重要的是业务连续性的保障,”余经理强调,“国产本土化支持让我们摆脱了不确定性风险,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价值。”
中望3D联合超凡五金、华峰墨众等生态伙伴深度协同,共同打造中望五金冲压模具行业解决方案。该方案聚焦细分场景核心问题,以产品评审、冲压料带设计、模具结构设计为关键环节,推动行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转型,期待为誉威带来更多切实助力。
未来展望,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新篇章
站在新的起点上,誉威精工对与中望软件的合作有着更多期待。目前,企业正朝着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目标迈进,希望打通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数据壁垒,实现从设计到加工的无缝衔接。
"目前,中望3D+CAM的一体化能力已经初步显现其优势,例如自定义颜色公差库和批量颜色信息管理,确保了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准确传递,”余经理分析道,“我们期待通过中望3D的持续优化,实现真正的数据同源、自动编程、精度无损,让设计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。”
对于正在考虑软件转型的企业,余经理的建议诚恳而务实:“从‘能用到好用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重要的是选对伙伴。中望3D不仅提供了优秀的工具,更打造了一个持续进化的生态,这才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。”
这场始于效率追求的转型之旅,正在誉威精工结出丰硕成果。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,中望3D与誉威精工的合作证明:国产工业软件不仅能够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,更能为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在推动模具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,这样的合作正在书写新的篇章。

咨询
客服
电话
公众号
Top
中望软件技术
商城客服